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图书情报研究生学位授权“四个十年”研究(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我国图书情报研究生学位授权“四个十年”研究 ——Fou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Postgraduate Education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China 作
者:
陈传夫/陈一/司莉/冉从敬/冯昌扬
作者简介:
陈传夫,通信作者,ORCID:0000-0003-1163-7691,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E-mail:cfchen@whu.edu.cn;陈一,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司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冉从敬,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冯昌扬,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武汉 430072
原发信息:
《中国图书馆学报》(京)2017 年第 20171 期 第 17-28 页
内容提要: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的学校教育,担负着培养本领域高级人才的重任。本文在政策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学位授权为线索,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研究生教育划分为四个十年,总结我国图书情报研究生教育升级、发展与创新的历程。图书情报事业快速发展、图书情报教学改革、图书情报职业发展、图书情报业务创新等因素都是推动图书情报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未来要进一步保持图书馆学教育的价值,适应新型信息环境,培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图书馆情报人才;还要推动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教育协调发展,加大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授权力度,大力提升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参考文献 39。
Fou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Postgraduate Education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China
关
键
词:
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学术学位/专业学位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Postgraduate education/Academic degree/Professional degree
期刊名称:
《图书馆学情报学》 复印期号:
2017 年 05 期
分类号 G250
0 研究背景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的学校教育,担负着培养本领域高级人才的重任。开展研究生教育,授予相应学位,培养单位首先需要通过国家组织机构的学位授权审核。《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任何单位都必须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定并获得授权才能对某一学科专业授予学位。该条例自 1981 年实施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先后组织开展了 11 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图书馆学在 1981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授权审核中被纳入硕士学位授权范围,这标志着新时期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生学位授权的开始。
从全球看,2016 年是图书馆学研究生教育开设 90 周年。1926 年,芝加哥大学设立了全球第一所图书馆学研究生院,标志着全球图书馆学研究生教育的开始。我国于 1964 年由北京大学招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届图书馆学、目录学研究生(侯汉清和鲍世均,导师分别为刘国钧教授和王重民教授)①。从 1978 年恢复招收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算起,我国正规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走过了近 40 年历程。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面对社会变革、技术发展等来自信息时代的各种挑战,图书情报学教育也开始朝着信息化、专业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2016 年 6 月,本领域世界排名第一的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图书情报研究生院(GSLIS)更名为信息学院(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1]。信息环境剧烈变化,用户信息行为转变,图书情报机构重大变革,社会职业需求也悄然变异,图书情报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学、情报学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学科定位、培养目标等问题[2]。国际上图书情报教育变革也备受关注,图书情报学教育院校协会(ALISE)2016 年年会主题就确定为“急剧变革:包容与创新”(Radical Change:Inclusion and Innovation)。
近百年来,图书情报教育已经走过了一条不断变革、转型、升级、创新的发展道路。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业态与技术变革对图书馆教育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专业教育进一步面临着现代化改造的任务。本文拟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变革历程的基础上,探索未来,为国家正在进行的研究生学位授权决策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1 文献综述
国际上,对图书情报教育变革的争论一直存在,House 与 Sutton 在1996 年发布的《熊猫症候群:图书情报学教育生态》(The Panda Syndrome:An Ecology of LIS Education)研究中,警示 LIS 教育环境正受到信息世界冲击,已发生重大改变,图书情报学必须争取在信息领域中的地位[3]。危机在 LIS 领域并不是什么新话题,Andrew 和 April 认为,使理论研究接近于业界的关注、重建核心课程和认证标准都不是 LIS
领域目前的危机,真正的危机在于证实 LIS 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处理信息事务的职业权威性[4]。爱荷华大学图书馆和信息学学院院长 Elmborg 认为,LIS 教育要有全球性、技术性、批判的视角[5]。匹兹堡大学信息学院院长 Larsen 认为,21 世纪,数字信息资源占据主要地位,传统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信息科学之间逐渐融合是 iSchool 的明显特征[6]。
国内很多学者也都关注图书情报教育的发展,发表了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文献。1980 年以来,整个社会都发生着变化。从技术上看,由手工操作过渡到自动化操作,进而发展到今天的网络化、数字化;学术上,由经验图书馆学到理论图书馆学,再到文献信息学,又发展为信息管理学[7]。图书馆学教育要有战略思维,图书馆职业要从全局高度审视和干预图书馆学教育危机[8]。有学者认为图书情报学处在一个传统与现代、人文与技术、理论与实践、职业与专业、发展与转型、继承与创新多种理念与取向交织、融汇、碰撞的时期。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体制的改革[9]。因此,诸多图书情报学界的专家也在不断探索适合社会发展的有效转型路径。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开始,标志着本领域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的新一轮变革[10]。自 2011 年起,有关专业学位教育的研究文献突增,就培养目标[11]与学术型硕士的差别[12]以及毕业后就业去向[13]等问题展开了讨论。纵观各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并审视我国的发展现实,研究生教育结构正在经历着历史性转折及战略性的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将逐渐从以培养学术性人才为主转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14]。
2 研究方法
为了深入了解图书情报行业的实践变化与研究生教育需求,笔者通过向图书情报界从业人员开展问卷、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调研,发现“人力资源的经验不足以胜任转型发展的需要”以及“人力资源的学科背景不足以满足转型发展的需要”都是图书情报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此外,笔者还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1981 年以来的 11 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情况,以及培养单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特别是对 50 多名图书情报学科负责人、院长、系主任等专家进行了调研(调研时间为 2016 年 4~5 月)。调查这些研究生培养单位 30 余年来在专业授权、改造、转型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调研发现,“生源素质与报考数量”“学生对专业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以及“本专业在社会上的职业地位”是系主任普遍关注的挑战;而“学术独立思考空间不足”“集体指导不足”“文献阅读评估不足”“课程质量”等是制约博士生培养的最严重的因素。
3 学位授权:四个十年
严格的学位授权审核制度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要措施,也是推动学科建设、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布局的有效机制[15]。
笔者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情报学科学位授权的历程归纳为“四个十年”。第一个十年(1981~1990),以 1981 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建立图书馆学硕士点为标志;第二个十年(1991~2000),以 1990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分别建立我国第一个图书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第一个情报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991 年北京大学
开始招收图书馆学博士研究生,武汉大学开始招收科技情报博士研究生为标志;第三个十年(2001~2010),以 2000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武汉大学、北京大学设立“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为标志;第四个十年(2011~2020),以 2011 年 3 月 18 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召开“全国金融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批准 17 所大学设立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标志。
3.1 学历教育向学位教育发展(1981~1990)
1977 年,全国高等学校恢复入学考试制度,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随即恢复招收本科生。教育部于 1978 年 6 月在武汉组织召开了全国高校文科教学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为 1980 年后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80 年,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向中共中央书记处提交《图书馆工作汇报提纲》,提出了包括“发展图书馆学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加强图书馆专业人员培养”等在内的五条意见。1981 年 9 月,教育部和文化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图书馆学教育座谈会[16]。1983 年 4 月,教育部在武汉召开了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工作座谈会。教育部指示:“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必须有较大的发展,同时要进行认真的改革”,并针对发展和改革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具体意见[17]。
1983 年后,图书馆学情报学系(专业)迅速在内地兴起,采取研究生班方式,从文、理、工、农、医和外语等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招生,毕业后
两年内提交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到 1990 年时,内地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系(专业)已增加到 52 个[18]。
1978 年,武汉大学和南京图书馆等单位招收了改革开放以来首届“目录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标志着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生招生制度开始恢复[19]。同年,武汉大学开办科技情报学专业。1979 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亦开始恢复招收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1978 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联合培养情报学研究生[20]。1981 年 11 月,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立首批图书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84 年,华东师范大学获批建立图书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武汉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获批建立情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人民大学获批建立档案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获批建立图书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与中国中医研究院获批建立情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0年,中山大学获批建立图书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中国航空研究院(628 研究所)获批建立情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制的《中国学位授予单位名册》,至 1990 年,我国共有 7 个图书馆学硕士点、10 个情报学硕士点、1 个档案学硕士点。
3.2 学位教育向高层次学术型学位教育发展(1991~2000)
1990 年 11 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分别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图书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第一个情报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标志着我国图书情报学的学科与学术地位得到提升。此后,图书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于 1993 年获批 2 个(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情报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于 1996 年获批 1 个(南京大学),1998 年获批 1 个(北京大学),2000 年获批 1 个(吉林大学);1993 年,中国人民大学获批建立第一个档案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0 年武汉大学档案学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至 2000 年,我国共有 3 个图书馆学博士点、4 个情报学博士点、2 个档案学博士点。
1992 年 11 月,首届全国高校图书馆学系系主任联席会议在武汉大学召开,确定“图书馆学基础”“目录学”“中国图书与图书馆史”等 12门课程为核心课程。1993 年 11 月,在湘潭大学召开第二届系主任联席会,着重讨论核心课程的大纲,为向高层次学术教育转型奠定了基础。
3.3 高层次学术教育向宽口径教育转型(2001~2010)
为了使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交叉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趋势,拓宽人才培养口径,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从 1996 年开始进行一级学科学位授权。批准在部分学术水平高、整体力量强、培养研究生质量好的一级学科范围内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相应学位。1996 年图书情报一级学科并未被授权。经过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科评议组以及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论证,2000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批审核,武汉大学、北京大学被批准为“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
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2 年武汉大学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设立出版发行学、信息资源管理等博士点学科。2006 年第十批学位审核获批 2 个(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2010 年审核增列 3 个(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政治学院)。至 2010 年,我国共有 7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这一时期,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也大量增加,共有 47 所高校获得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硕士学位授权。2000 年获批 2 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2006 年获批 18 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南开大学、山西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南京政治学院);2010 年审核增列 27 个(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