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汇报(全文),供大家参考。
xxx村位于xxx镇中部,辖xx个村民小组,xx户,xx人,现有耕地面积xx亩,人均耕地面积xx亩。2021年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元,超过202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元,全村90%以上农户新建了高标准农宅,50%以上的村民在市区购买了商品房和私家小轿车,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全村节水灌溉设施全覆盖,主要发展玉米、红辣椒、瓜果、高原夏菜等产业,亩均收益xx元以上;
全村养羊50只以上农户达40%,产业基础相对较好。通过历年来大力实施村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等基础工程,全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组道路硬化率xx%,农户门前铺装率xx%,供水排水设施实现“户户通”,水冲式厕所全覆盖,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全村60岁以上老人xx人,占全村总人口xx%,其中80岁以上老人xx人,占xx%。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员xx人,基本形成了“532”的经营模式,即50%的农民务农,30%的农民务工,20%的农民务业。
近年来,xxx村党支部认真履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职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于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的总要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紧盯群众最期盼解决的问题,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面对面、群众喜闻乐见的展理论宣讲、文化惠民、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活动,努力打造“孝善村”品牌,打通了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引领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坚持党建引领 构建组织体系
xxx村坚持以党建引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以“四委一社”(即: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社区工作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组织架构,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支部委员会全面领导村内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
村民委员会发挥自治作用、促进生产发展、管理社会事务;
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监督作用,负责村民民主理财,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落实;
社区工作委员会发挥服务作用,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拓展;
股份经济合作社发挥经济职能,促进经营性“三资”保值增值,让村民获得分红收益。为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各项工作,挂牌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任站长、第一书记为副站长、其他村干部为成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硬件提升、活动规划、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成立了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在村党支部的支持和保障下,依照各自章程和制度,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形成了文明实践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融合阵地资源 完善服务功能
统筹村原有文化活动中心、道德讲堂、原xxx小学废弃校舍等公共设施和场所,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六有标准”(有活动场所、有工作人员、有醒目标识、有活动内容、有管理制度、有活动成效)的建设要求,实现各类文明实践工作和阵地资源的无缝对接。
(一)互助老人幸福院。xxx村60岁以上老人共xx人,由于子女在外务工等原因,有xx老人处于“空巢”状态,让留守老人、独居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成了村上的一个难题。2015年,为解决“空巢”老人群体无人照顾、生活孤独的问题,村党支部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xx万元,对占地xx平米,建筑面积xx平米的原小学xx间教室进行整体装修,打造成xxx村互助老人幸福院,按照“日间休息、休闲娱乐、健身康复、图书阅览和就餐配餐”五室功能要求,为本村老年人提供餐饮、棋牌娱乐、书画阅读、日间照料等多项服务。老人们平时吃饭时会提前来到互助院,在棋牌室打打牌,下下棋,在书画阅览室写写字,收听广播站播放的党的政策理论、国际时事新闻、文明新风等内容,让老年人都能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昌盛,将党的政策和文明风尚带给家人和身边的邻里。2016年,底村党支部再次争取资金xx万元为互助老人幸福院建成了鸡舍、猪舍、日光温室各一座,为互助院购买猪仔,由老年人自己喂养,在院内种植蔬菜供老年人使用,种植了玉米、紫花苜蓿用作猪的饲料。同时,互助院安排老年人帮助工作人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老人们发挥余热,感受劳有所得的光荣,大大提高了老年人对生活的希望,让老年人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情感的寄托。目前,互助院有固定吃饭的老人xx人,一天吃两顿饭,一顿饭3元,两顿5元,饭菜不重样。幸福老人互助院的打造,解决了农村老人的吃饭问题,减轻了老年人的餐饮费用,拓展了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业余文化生活,还让老年人再次回归社会,体现自身价值,有效破解了农村养老难题,让互助老人幸福院成为老人生活的“温馨家”、理论政策的“宣讲点”、文明风尚的“传播源”。
(二)乡村记忆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xxx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村民们过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乡村对于旧时的人们来说是家乡,但对于现代人来说,乡村可能是一幅画,一个老物件,一座旧房子,一段回不去的记忆。村上的老年人想要找回乡愁的记忆,村上的年轻人想要知道长辈们口中的生活。为此,村党支部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争取省民政厅资金xx万元,自筹资金xx万元,将原小学的3间教室打造成了xxx村“乡村记忆馆”。乡村记忆馆分三个展厅,分别是文化馆、生活馆和生产馆。文化馆主要收集了以前的一些学习用品,向我们展示了童年的学习场景;
生活馆和生产馆分别收集了以前的一些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展现了父辈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情景。记忆馆内的所有老物件都是由村民自发捐赠,捐赠人可以随时收回,村上只起保管收藏作用,村党支部会为每位捐赠了物品的村民颁发了一个收藏证,同时,在“记忆馆”里,每一件展出的物品下面都放着一张卡片,上边标注着收藏人姓名和村组。“乡村记忆馆”里老的、传统的物品和资料,不仅是对过去生活和文化传统的回忆,更能让参观者忆苦思甜,让年轻一代能够借此来了解新农村的巨大变化,从而留住大家的美丽乡愁,同时“乡村记忆馆”不仅是村史村情教育的有形载体,而且还很好地作为xxx村党员群众学习教育的平台,让大家可以从xxx的发展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的历程,引导广大党员群众不忘初心、践行使命。
(三)村文化中心。xxx村文化中心始建于xx年,由于村级公共文化设施管理难、维修成本大、人员配置不齐全、活动经费无保障等问题,村文化中心并未很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偶尔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平时都作为党员大会、村民大会的会议室使用。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村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村上对文化中心设备进行了更新完善,活动的场地得到了保障。文化中心成为了村民舞蹈队、老年自乐队、“红色文艺轻骑兵”和“送电影下乡”的定点活动场所。每月的上旬,村党支部都要在文化中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讲授党课、宣传政策。在“春节”、“三八妇女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在文化中心集中开展党的政策理论宣讲、先进表彰等活动。尤其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以来,村上创新开展了“好婆媳·好妯娌·好邻里”互夸会、“暮年老人集体生日会”等系列活动,文化中心得到了有效利用。成为了基层群众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良好“舞台”,为广大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提高整体文化素养发挥了积极作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加了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
(四)农家书屋。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村民多借助获取生产生活相关知识,村图书室的阅览量渐少,农家书屋基本处于停用状态。xxx村利用原小学一间教室对农家书屋进行了重新打造,配备了书架、条桌、凳子和电子阅览室设备,更新适应当前生产生活的农业技术、养殖技术、乡村振兴、经济、法律、文化、少儿等种类图书2600余册,配备电子阅览设备。对藏书进行全面整理,实现了严格规范排架,方便查阅。制订了农家书屋借阅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借阅有程序,本本有去处”,达到了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标准。实行专人管理,明确职责。村组选出本村社区专干兼职农家书屋管理员,负责书屋日产管理,坚持按时开门和办理有关借阅手续。新打造的农家书屋服务更加贴心,藏书内容更加贴合读者需求,为村民学习提供了互相交流探讨的场所,为培养村民阅读习惯,提高广大村民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更好的服务本村各项事业搭建了平台。
(五)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长廊。村上原有宣传阵地较为分散、宣传内容不够系统,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宣传效果不够明显。2017年,通过争取“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村上将原来的垃圾死角改造成小花园,又在小花园中打造了乡风文明宣传长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村党支部将“乡风文明长廊”重新打造为“新时代文明长廊”,重点展示家规家风家训、二十四孝、二十四节气等传统文化内容,长廊的打造不仅为老百姓提供了纳凉聊天的地方,还在休闲娱乐之余,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在村委会、村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通过制作宣传展板、景观小品、张贴宣传标语、布置宣传专栏等形式,打造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法治教育、村规民约、优秀家风家训、移风易俗为主题的宣传阵地。“乡风文明长廊”的打造,使全村的宣传阵地内容更加系统,板块更加清晰,有效提升宣传效果,有力助推了党的最新理论、政策、方针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初步实现了广大群众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的转变,打造了传播乡村文明的新窗口。
(六)“新时代文明实践半小时”广播站。虽然现在网络信息发达,但村里年轻人少,老年人多,老人们大都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对很多惠民政策不了解。再加上一些政策宣传不到位,像低保审定、大病救助等事务,虽然在村务公开栏里公开了,但很多村民没能及时看到,为此还产生了不少矛盾;
另外,对于一些老年党员,只靠单一的上门送学,不能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让老党员感觉不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充分利用原来架设的村级广播设备,创新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半小时”广播站,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负责,固定安排2名播报员,每月拟定一个播出计划,根据月度计划每周安排具体播报内容,将通过数据线连接到广播播放“学习强国”APP内容,定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级政策通过广播进行全村播放,同时将身边好人好事、孝老爱亲模范事迹、移风易俗倡议书等内容向村民播报,并采用村民互动、互换体验等多种形式,让村民进行宣讲,增强村民参与感、提高村民参与度,让新思想新理念潜移默化入脑入心。此外,广播站还发挥着监督、鞭策后进的作用,对于村民不参加公共事业建设、不孝敬父母、破坏公共设施等现象,也会用广播的形式提出批评教育。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半小时”广播站,不仅可以随时收听医保、低保、救助、危房改造等惠民政策信息,还能了解村里的大事小情,给大伙提供了许多方便。已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对于促进村风民风的改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七)村民协商议事厅。长期以来,农村一些重大事项,重要决策,都是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决定,安排实施,村民知晓率和参与率低,其次,村民议事缺少平台,会议召集难,决议难、执行难、监督难,很大程度上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论述,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xxx村积极向省上争取奖励资金xx万元,自筹资金xx万元,将原小学的1间教室打造成村民协商议事厅,并严格按照“1+7+X”(“1”即村党(总)支部书记,“7”即七类固定成员,具体包括:村党(总)支部班子代表、村委会班子代表、村监委会班子代表、两代表一委员、法律工作者、辖区内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代表以及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村民代表,“X”主要包括协商事项所涉及的利益群众代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代表等。对于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协商事项,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人员基本构成要求,组建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主席,村党支部成员、村委会主任、监委会主任、人大代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以及离任村干部、各队队长及涉及议题的利益群众代表为成员的村民议事会,现有议事会成员xx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4%;
制定了《xxx村协商民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完善了《xxx村村民协商议事会章程》,按照收集议题、确定议题、议前调研、协商议事、公开公示、跟踪落实的“六步议事”(收集议题、确定议题、议前调研、协商议事、公开公示、跟踪落实)程序,紧紧围绕“七议七不议”(七议:1.村发展的重大规划和重点工程项目;
2.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3.村民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实际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
4.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在村内的贯彻落实、重点工作部署在村执行进展;
5.村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中相关资金和资源的使用;
6.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要求协商或赋予村自治自决的事项7.各类协商主体提出协商要求的其它合理事项。七不议:1.党的政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的事项;
2.各级党委、政府有明确要求、明文规定,确实实施的事项;
3.超出村“三委一会”职能权限的事项;
4.存在严重分歧、缺乏协商基础的事项;
5.明显带有歧视性、不公平的事项;
6.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优先快速解决的事项;
7.违法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事项。)的工作要求持续开展工作。对于达成协商共识的事件,村党支部会召开支委会议对协商共识进行研究部署,实施过程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
对于暂时没有达成协商共识的,由村委会进行记载,广泛收集意见建议,下次再议。协商民主议事会这一平台的搭建,将发挥议事协商、民主监督、建言咨政的重要作用。能从方方面面把群众的意见汇总起来,有效破解了村级事物管理难的问题,引导居民通过协商表达诉求、化解矛盾、增进共识,充分发挥了党组织领导下群众参与“自治自管”的积极性,进一步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务,促进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
(八)道德银行(道德超市)。村民做了好事后,如果能给予或多或少的物质奖励,对于村民做好事的积极性,以及对于“正能量”的传播,都是具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为进一步培树文明新风,调动广大村民做好事、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引导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xxx村争取省民政厅资金xx万元,自筹资金xx万元,依托原小学xx间教室打造了全区首家农村“道德银行”,这项工作类似于农村以前记工分的形式,为每家每户发放道德存折,对村民好人好事进行登记积分。活动初期,只要农户每年做四到五次好事,就可以到村上来兑换一袋大米或者一桶食用油。但是经过两个月的运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来兑换东西的人很少,运行还有些受阻。经村“三委”一会集体讨论通过,打造了道德超市。只要村民做过好事或者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就可以随时到村上来兑换相应的物品,具体就是做一次好事由村上的道德评议会评议,一次好事兑换一个道德币,一个道德币就是十块钱,十块钱可以到道德超市兑换相应的物品。2021年统筹妇联系统开展的“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实现1室2用。建立“服务—储蓄—登记—回馈—激励”的工作机制,制定《xxx村“道德银行”积分存储标准》和《xxx村“道德银行”积分扣减标准》,村民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申报积分事项或村民小组向村领导小组提出积分或扣分事项。实行一月一评比,积分评定领导小组组织支部委员、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在下月初对照《村道德银行评分细则》对上月各户申报的积分事项进行民主评定,确定加分或扣分分值。积分领导小组将审核后的加减分事项,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或公示栏及时公布评比和兑换结果。一月一兑现,积分领导小组对每个家庭每季度的积分进行汇总并公示,对超出道德基础分100分的积分,按照分值大小到村“道德银行”兑换相应的生产生活用品(每分价值10元),积分可累计兑换,根据村民意愿,当月未兑换的,可在下一季度根据累计积分情况一并兑换。道德银行”就像一个正能量“加油站”,有道德追求的人会不时去村里的“道德银行”里“加油”,同时,又把良好的道德风尚扩散开来,慢慢地影响身边的亲人、朋友等,从而为“道德银行”提供持续不竭的动力。“道德银行”建立以来,全村范围内的热心人逐渐多了起来,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多了,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有效激发了村民崇德向善的积极性,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正在形成。截至目前,全村参与“道德银行”积分兑换家庭xxx户,达到了80%,个人积分最高达到48分。
(九)红色驿站。农村流动党员管理问题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有的流动党员,既无法参加流出地党组织的日常活动,又不主动联系流入地党组织,两边的组织生活双双缺席,成为了党员管理上的“真空地带”;
个别流动党员外出务工后,脱离党组织的监管,变得行动散漫,思想消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有些流动党员外出几年一回,不能按时交纳党费,党费收缴缺乏相应的规范与必要的监管。xxx村党支部共有流动党员xx人,均在市区务工,为了更好的解决流动党员管理难的问题,经区委组织部积极协调,xxx镇xxx村党支部与xxx区xxx社区党工委对接,建立了流动党员“红色驿站”,为全村流入城区的xxx名流动党员提供学习教育场所,保证了党内的基本组织生活正常开展,党费如期收缴,实现了哪里有群众,哪里就要有党的工作的目标。通过成立“红色驿站”,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按时开展学习教育,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提升了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了党员的身份意识和自豪感、归属感,激励党员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自觉履行责任和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摸清志愿服务底数 重组志愿服务队伍
不管是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还是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人”上,具体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就是要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起群众身边的志愿者队伍,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面对面、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为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制度化的目标,xxx村针对本村老人比较多的特点,以为老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摸清现有志愿服务队伍的基本数量、骨干力量、年龄结构、知识层次、技能专长、工作岗位等情况的基础上,整合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党员和心系乡土、热心公益的新乡贤,以及“五老”人员、“好婆婆”“好媳妇”等身边好人、帮扶单位等各方面力量,精准对接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书记任队长的1支综合志愿服务队伍,现有人员xx人,履行文明风尚、文化惠民、体育健身、生态环保等职能,理论宣讲、教育关爱、科技普法、卫生健康等职能因为具有专业性强、操作性高、队伍人员少的特点,村级组织无法开展以上志愿服务活动,全部由镇级志愿服务分队配合开展工作。特别是村党支部积极动员历年评选出的各级“好媳妇”,成立了“好媳妇先锋队”,现已发展到xxx名,作为综合志愿服务队的补充力量,每月定期帮助村上的孤寡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清洗衣物、打扫卫生,构建了科学规范的志愿服务队伍。
目前,这一成功经验已在全市各乡镇全面推广,各村均成立了“好媳妇先锋队”,切实发挥了文明实践、扶贫济困的作用。
推荐访问:新时代 工作汇报 实践 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汇报 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汇报 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