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人才工作述职报告(区)【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人才工作述职报告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没有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一年来,我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把人才作为振兴发展的第一资源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创新人才工作理念、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拓宽招才引智的途径,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增强人才活力,以人才资源的新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主要履职情况
着力完善领导管理体制,推动人才优先发展。我们把人才工作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组织推动上。成立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XX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及运行规则》,明确各成员单位在人才工作中担负的职责,把人才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形成了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
在规划引领上。充分运用全区人才工作百日大调研活动的调研成果,立足XX发展战略定位、产业布局特点,以人才总量和规模、人才体制机制创新、重大人才工程、人才发展环境等为切入点,全面系统规划未来五年人才工作发展总体计划和战略目标,制订出台了《XX区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
在人才工作考核上。出台了《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建立可量化、易比对、可操作的科学人才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将人才工作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评优、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制定完善各项人才政策,努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能否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强化激励是关键,因为人才竞争实质上是人才政策的竞争。XX立足更好地吸引集聚人才、用好用活人才、激励保障人才的目标,不断创新人才服务机制,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为引进人才提供"零距离"贴心服务。结合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配套出台了《XX实施细则》等12项人才政策,从各类人才引进的落户、医疗、社保、住房、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解除了人才的后顾之忧,同时把“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放在了首要位置”,明确规定引进的“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省百人计划专家”,最高分别给予X万元、X万元、X万元的安家补贴,未购房的政府提供不少于X平米的人才公寓免X年租金,初步形成了统一规范、系统完备、务实管用的人才政策体系,为广聚贤才提供了坚强的政策基础。
不断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全力建设新型专家智库。改革发展的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加强专家智库建设是改进当前政府决策理政方式转变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此,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一方面实施外脑智库计划,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政策,采取签约聘用、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合作经营、顾问指导等柔性引才方式,大力度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来XX工作,相继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XX、XX等专家学者来XX服务;
另一方面积极在全区各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研究机构征集“智库”专家人选,共评选出党委联系的X名专家和X名优秀人才,与XX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共同组建成XX振兴发展的“专家智库”,为领导班子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和意见参考。智库团成员多次进行高端讲座,内容涉及金融、农业、法律、旅游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决策者与专家智库之间的紧密互动的良好局面。
加大人才载体建设,大力促进科技创新驱动。良好的经济待遇等物质条件固然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但人才还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所以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至关重要。在人才载体建设上,我们着力搭建多样化的创新平台,以良好的创新创业载体吸引人才。一方面,鼓励并资助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人才载体。先后资助培养了XX基地等人才平台,为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大力开展政产学研对接,共建实验基地等方式,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XX的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XX本地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战略层面的深度合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农业大学、XX药业与北大世佳研究中心、职业技术学院等共建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全区正在逐渐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团队形成一个支柱产业,上马一个项目集聚一批人才,集聚一批人才带富一方百姓的科学发展格局。
以情感联系为纽带,全面实施人才回归计划。紧密结合XX实际,扎实开展“回归家园、奉献家乡”行动计划,以专家学者返乡服务、引凤还巢、创新驱动、扶贫济困、报效家乡五大行动计划为载体,以在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优秀高校学子、外出务工技能人才等为重点对象,通过政策支持、环境优化、主动服务、产业依托等措施,吸引在外优秀人才回归。今年以来通过召开“新春恳谈会”“专家学者XX行”等活动,先后吸引回在外优秀人才21名,一些回归企业积极参加XX建设的各项工作。同时通过开展XX籍“在外十大创业人物”“XX十大返乡创业之星”、返乡创业优秀示范企业等奖项的评选活动,激发了在外人才回乡创业的激情。
多措并举培育人才,不断提升各类人才素质。人才工作是一项宏大的事业,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领域、行业特点,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我们扎实围绕“五个一百”(百名党政人才本领提升、百名名师、百名医师、百名农技专家、百名优秀企业家)人才培养计划,采取岗位培训、实践锻炼、轮岗交流、专业学习、外出考察等方式,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促使人才在全区各行各业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今年以来,在党政干部系统,依托干部能力提升大讲堂共举办党政干部人才专题轮训班X期,围绕特色小镇培育与脱贫攻坚、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等内容分X期组织X名党政干部赴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进行了专题培训;
在农林系统,依托X个农村用人才培训基地举办X轮农业专题培训、涉及种植、养殖,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多个方面;
在教育系统,通过“国培计划”先后选派X名骨干教师参加X等高等院校培训;
在卫生系统,选派X名医务工作者参加上一级医院的业务培训;
在企业经营管理上,选派X名重点产业领域的企业家参加X的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培训,选派X名优秀年轻企业家参加了青年创业训练营培训。在大力度培训提升人才综合素质的同时,同步抓好“XX英才奖”“XX科技创新创业奖”等优秀人才评选和产业建设领军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医、教学名师、文化名家的培养选拔工作,引领带动在全区上下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鼓励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回顾一年来的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部分人才项目推进落实情况了解掌握的不全面、不系统,对工作中发现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总结提升不够;
二是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短缺甚至匮乏,旅游、文创方面的专业人才不多,住建规划类人才难找,医疗、教育人才不足,人才队伍建设还难以适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三是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在吸引人才、招揽人才的政策上,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缺乏竞争优势,等等,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着力完善重才惜才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爱才助才的服务体系,积极打造引才用才的创新载体,努力营造亲才留才的人文环境,为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一是突出政策引领,强化“引才”优势。着眼于形势变化,强化政策创新,打造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修订完善《X实施细则》,以更科学、更规范地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引进更多的民营企业急需的紧缺人才、高校毕业生及技能型人才;
继续实施在外人才回归工程,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支持。
二是打造特色品牌,放大“聚才”效应。立足全区经济发展大局,推进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倾力打造人才高地。一是“请进来”,瞄准高端人才,带动智力要素加速集聚。举办“海内外高层次人才XX行”或者“百名博士XX专场”等智力合作洽谈活动一次。二是“走出去”,增进校地联系,强化人才交流合作。加大赴外招聘力度,力争全年引进X名以上我区产业发展急需的本科以上各类人才,省“百人计划”专家x人,区科技领军人才X人,力争省“创业大赛”创业类申报数不少于X个。三是“重服务”,创新模式重服务,改被动为主动。建立人才服务中心,举办X次“专家双服务”活动。四是“学先进”,强化教育培训力度,努力提升本土人才队伍素质。围绕“转型综改、创新驱动”这一战略目标,举办两期外出高端专题培训班,对本土人才进行理念升级、知识更新。
三是增强载体支撑,构建“用才”平台。大力推进人才载体(博士后工作站、双创基地)多层次、宽领域建设,全力培育一批智力密集区,不断增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承载力。力争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X家,力争建成省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四是优化服务体系,营造“爱才”氛围。围绕“拴心留才”,夯实硬设施,优化软环境,努力打造有利于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充分激发人才发展活力。推行“一企一策”个性化服务,为企业人才发展保驾护航。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平台,细化宣传方案,确保我区一系列关于人才引进和使用方面的优惠政策全方位有效落地,努力让人才进得“顺心”、干得“舒心”、留得“安心”。
推荐访问:述职报告 人才 工作 人才工作述职报告(区) 人才工作述职报告(区) 人才中心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