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党旗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系列节目观后感心得体会合集例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系列节目观后感
7月3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朝闻天下》的“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系列节目,用4分50秒报道了我国铁路大系统动力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翟婉明教授。报道中提到,翟教授30多年来致力于高速轨道交通动态性能演变试验,助推了中国铁路6次提速,为高铁安全运营提供重要支撑,推动了高铁事业高质量发展。“30多年”始终如一的坚守、“6次提速”从无到有的突破、“一代代”后继有人的传承,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当从中汲取精神伟力,奋进新征程,创造新成就。
“30多年”始终如一的坚守,实现了“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从1981年进入西南交通大学求学至今40余年,翟婉明教授一直兢兢业业,刻苦钻研,致力于推动我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因为淋过雨,所以想替别人撑伞”或许就是翟教授的初衷。他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因为可以坐火车上大学憧憬了许久,但没想到火车开得又慢又晃,车上还挤得一塌糊涂。作为轨道交通专业的大学生,改变中国铁路面貌的念头油然而生。3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在自己的研究岗位上,无数个日夜挑灯夜战;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实践出真知,脚步几乎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铁路线。翟婉明教授的事迹感染着也鼓舞着我们每个党员干部,我们要学着他努力认真的模样,学着他坚守不变的模样,爱岗敬业,做到始终如一日地坚守,坚定内心理想信念,为伟大事业贡献力量、奉献终身,本本分分做好“追赶者”,砥砺前行成为“领跑者”。
“6次提速”从无到有的突破,打造了“翟模型”到“翟方法”的创新。“我们都很幸运,有那么多机遇要去创新、去实践,在点点滴滴的工作实践中来实现我的入党初心。”从现场布设测试系统到展开行车测试,翟婉明教授全过程敢想敢做,大胆创新,由此掌握了许多第一手数据,他建立的“翟模型”、提出的“翟方法”,为中国高铁发展提供了重大支撑,也被国际同行广泛采用。“6次提速”的背后,是刻苦钻研、勤奋研究的无数个日夜;是愈挫愈勇、永不言弃的无数次实验;是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无数次探索。助推中国铁路的“6次提速”是翟教授工作的成就,更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鞭策与激励。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把牢“基准线”,深耕“责任田”,谋求“创新点”,在踏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突破创新、向上向新,适当规避“老经验”“老做法”,精心打造属于自己的“翟方法”,调整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以全新姿态奋进新征程。
“一代代”后继有人的传承,追逐着“站得好”和“站得稳”的梦想。如今的翟教授在深入研究轨道交通理论的同时,投入了很多时间来培养博士和硕士,更加注重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打造,让理想信念和伟大梦想代代传承。“下一步的梦想,还是实现我们轨道交通引领世界,还需要很多类别的科技人才支撑,只有一代一代传承,我们才能在国际上站得更好,站得更稳。”中国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翟教授一个人可以完成的,是他们的科技团队携手共进、成果共享,是他们的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努力坚守,是他们的梦想火种代代相传、亘古不息的结果。传承,是中国共产党血脉里的红色基因,是流传千古的优良美德,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从中汲取养分,涵养品德,提升能力修养,以更平稳的心态、更积极的姿态、更
合格的状态拿好前人的“接力棒”,跑出我们这代人的“加速度”,冲着更高更快更好更强不断前进,酵厉奋发,笃行不怠。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系列节目观后感
近日,《奋斗百年启航新征程·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系列报道在全网引发关注,其中报道了我国“两弹一星”元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院士的先进事迹。他是中国航天的“大总师”、他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小行星148081号-孙家栋星,他用一生致力于祖国的科技事业,用一生诠释了对党的铮铮誓言。致敬孙家栋院士。广大党员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汲取孙家栋院士身上所彰显的精神内涵,对党忠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在这颗璀璨明“星”的指引下蹲厉奋发,砥砺前行。
用“国家需要你干什么事情,就去干”的铮铮誓言诠释对党忠诚。1950年,因为国家需要,孙家栋被紧急招入空军担任俄语翻译;1958年,因为国家需要,孙家栋被安排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从事导弹研制事业;1967年,因为国家需要,孙家栋被安排去负责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28岁的孙家栋暗许党心:“国家需要你干什么事情,就去干”。孙家栋这一生经历过无数岗位,但是他对党的忠诚和报国信念却始终没变,依然是当初入党思想上“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的简单誓言,正是这份简单的誓言成就了我国航天事业的不简单。广大党员干部要汲取孙家栋院士身上朴实无华的爱国情怀,涵养纯粹干净的对党忠心,要坚持听党话,跟党走,争做听党指挥的明白人,要保持行动不乱、航向不变,永葆共产党人的纯洁本色,用简单的初心成就不简单的事业。
用“在新的征程上,我愿与大家一起继续前进”的真情表白彰显无私奉献。“在新的征程上,我愿与大家一起继续前进!”这是始背
之年孙家栋院士对新时代航天人的真诚表白。回顾孙家栋院士的一生,他38岁出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总负责人,65岁出任北斗导航系统总设计师,75岁出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在他这一生中创造了中国航天史许多的“第一”。他常说:“自己仅仅是航天人中很平常的一个,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了自己”。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当将孙家栋院士的这种奉献精神作为自己的为事准则,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正确把握岗位平台赋予我们的价值内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做好每一件小事,干好每一件实事,在平凡的岗位中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用“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自己”的发展决心砥砺艰苦奋斗。面对当时国际背景的复杂形势和国内航天技术“一穷二白”的困境,孙家栋院士带领科研团队顶着压力,排除万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我国航天事业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奇迹和壮举。“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最先进的武器是买不来的,军工核心技术、航天尖端产品也是买不来的。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航天技术”。这是孙家栋的对我国航天事业的革命清醒和发展决心。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中国航天事业的原始基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持续发挥“千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艰苦奋斗、玉汝于成,用顽强拼搏创造岗位奇迹,用蹲厉奋发书写事业华章。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系列节目观后感
在7月4日《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系列报道中,我认识了中国航发黎明公司的高级技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洪家光。5年1500多次的探索尝试,洪家光和团队研发出了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这“1500多次”的永不言弃,背后是“信仰、奋进、实干”三种精神力量,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汲取忠贞不渝的“信仰力量”,坚定逐梦方向。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有信仰就会心无旁骛,一往无前敢于担当,不屈不挠地朝着心中的目标去奋斗。正是坚定信仰指引,让洪家光团队在一次次失败后仍然不放弃,最终突破了毫微之差的技术难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在逐梦路上要始终坚定对党的信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坚定不移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上,以笃行不怠的昂扬姿态,接续书写不负人民的绚丽篇章。
汲取矢志不渝的“奋进力量”,砥砺担当之志。1500多次的观察、记录、比对、调整,无数个昼夜颠倒的煎熬,彰显的是以洪家光为代表的一代代共产党员一腔热血报国的信念、满怀壮志为国为民的担当。他们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奋斗之力,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挑重担,勇毅前行。新时代青年党员担当,便是要实现中国梦、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党员要自觉扛起时代使命,踊跃投身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第一线、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在科研攻关、
在偏远乡村、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将青春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以青春之我增添奋斗之彩。
汲取笃行不怠的“实干力量”,练就过硬本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也是共产党人的重要准则。洪家光进入企业24年,从普通学徒工到“大国工匠”,吃苦在前,冲锋在前,不讲任何条件,用实际行动诠释基层党员不忘初心、砥砺向前的实干担当。过硬的本领,是青年党员实现自身价值,追寻“中国梦”的重要“内功”。青年党员要常怀“空杯心态”,甘当“小学生”,以“求知若渴”的态度从学习中汲取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不断“补氧”“充电”,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有志青年,做“术业有专攻”的行家里手,在学习中长见识,学技能,练内功,蓄能备势,以过硬的本领绽放青春风采。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青年党员要汲取前辈的精神力量,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进姿态,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系列节目观后感
近期,《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系列报道发布。其中报道了这样一位同志,他用“微米不差”的技术点亮自己,带动他人,他就是中国航发黎明公司的高级技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洪家光。“微米不差”的背后是匠心,是创新,更是传承。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榜样为镜,自觉学习感悟洪家光同志“微米不差”背后的精神密码,蹲厉笃行、奋发有为,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感悟“0.02毫米”背后“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两微米,是洪家光给自己定下的标准,两微米,却已经超越普通车床设计的极限精度。即便要承受不少艰难困苦,共产党员洪家光也从未放宽要求。他在和同事一次次观察、记录、比对、调整之后,终于成功突破了这毫微之差。当前,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党员干部要敬业,更须精业。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弘扬洪师傅“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以一丝不苟的标准要求自己,以精雕细琢的作风干事创业,静下心来学习、潜下心来感悟、沉下心来履职。多动脑子,实事求是、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丢掉“差不多”的想法,拿出自我较真的狠劲,在日复一日中打磨,在风霜雪雨中跋涉,用敢于探索,勇于奋斗的人生态度,步履不停,追求极致,创造辉煌业绩,收获精彩人生。
感悟“技术革新”背后“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洪家光同志靠着一股敢为人先的拼劲儿,用20年的时间实现了200多项工装工具技术革新,解决了300多个工装工具技术难题。创新是一
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洪家光同志自觉创新的精神正是国家发展所需,民族复兴所需。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洪师傅为榜样,培养自身“与时俱进、敢于改革、创新创业”的精神品质,“不畏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斗志,提高创新力,探索新规律,开拓新局面。在平凡岗位上,以“小我之力”推动改革开放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感悟“声声师父”背后“燃烧自己,照亮未来”的奉献精神。洪家光说:“人生须有为之奋斗的工作事业,生命才有意义,才会挖掘出自身潜力展现出精彩的一面。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是点亮人生的精神支柱。”洪家光同志为之奋斗的事业不仅点亮了自己,也照亮了他人。他以洪家光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先后为行业内外2000余人(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深播技能成就梦想的火种。他是2000余人口中的师父,也是“匠心之炉”的“火种”传递者。他的手艺传承给了青年技工,他对工作的执着更是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洪家光同志如蜡烛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正是所有共产党人必备的精神品质。广大党员干部要向洪家光同志看齐,化身一粒充满正能量的“火种”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无论走到哪里,都发光、发热!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系列节目观后感
近日,焦点访谈栏目一期名为《党旗在一线飘扬榜样在身边》的节目中提到,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伟大的民族需要英雄精神的滋养,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引领的力量。从烽火岁月到战疫时分,每个代都有英雄,他们努力倾撒斑驳光影,用信仰追寻显焕旭日。广大党员干部当临摹榜样“范本”,汲取力量画好“三线三格”,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以荧烛未光增辉日月。
临摹“愿得此身长报国”,画好忠诚“高线”,树立“顶格”标准。“纵使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如果说革命年代面临的是身体生命的“硬性考验”,那么和平年代面临的则是心理上的“软性考验”。不管是2003年“非典”,还是2008年北京市H5N1禽流感,又或者是现在的新冠肺炎疫情,战疫“老兵”童朝晖始终以白衣为甲、信念为矛,奔走在最前线,直接参与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才堪国用”方称“大国重器”的时代篇章。广大党员干部当临摹榜样“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诚“高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国之大者”,时刻铭记“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危急关头顶得上去,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临摹“不破楼兰终不还”,画好担当“实线”,保持“满格”状态。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从2008年破土动工,到如今跻身世界一流,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只用了短短10余年。“
世界领先的脉冲磁体工艺”的背后,...
推荐访问:党旗 例文 观后感 观 让党旗在第一线高高飘扬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