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尝试交流,学习合作,供大家参考。
尝试交流,学习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策略初探
作者:
学科:
单位:
时间:
尝试交流,学习合作 ——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策略初探 作者:洪祖东 单位:寿县保义学校 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从组建学习小组、实施小组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探讨。特别提出了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操作策略。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语文课堂教学
组建小组 实施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到 20世纪 80 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员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
事业的成功需要交往、需要合作。交往和合作是具有时代精神的主流创造方式之一,也是人的素质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新课标”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合作”不仅是一种方法/形式,更是一种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21 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就语文学习,对小学生而言更需要群体合作,他们才刚刚开始正式学习活动,知识储备少,经验积累少,方法方式少。如果能适当的引导他们进行合作学习,则能取长补短,共享资源,互相促进。学生们共同收集、整理、讨论、争论,这样更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通过合作学生间的交流频繁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合作学习没,还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虚心好学的品质,培养帮助别人,共同进步的精神。
为了提高传统课堂教学的效率,提供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课堂,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笔者在教育文献上看到了许多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经验,但是这些内容大多是比较成熟的小组合作学的组织形式,对于具体操作的要求都很高。其实要
在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不同学段的学生也有不同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笔者在结合自己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从组建学习小组一直到实施的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所采取的实施策略。
一、组建学习小组。
(一)分组 组建学习小组是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学习小组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分组形势。学习小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异质分组。根据小组成员在性别、成绩、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组,使成员兼具有互补性,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这样自然就会有更多的合作性思维,更多的信息输入和输,产生更多的观点。例如,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带动其他同学大胆发言,能歌善舞的学生可以带动其他同学创意表演……小组内成员在合作学的各种活动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同时避免了小组之间的不公平竞争。这是最佳的分组方式。
2、同质分组。把学习程度差不多的同学编在同一小组。对于较差的几组同学应相对集中,这样便于教师及时辅导。对于其他小组,由于学生水平相近,认知水平差异不大,合作时完全在一种平等的氛围中进行研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避免了“强-弱”分组时差生的自卑心理及优生转变成组内的“小权威”的情况发生。此种分法不宜进行小组竞赛。
3、自由分组。全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来一起讨论、合作。这样分组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体会合作的快乐。这样分组不适合班额较大的班级,容易形成“一锅粥”的局面;其次是学习任务不能多,不然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比如一些口语交际课,辩论会上可以实施。
(二)分工 小组内要有一定的分工,每位组员要有特定的角色,如组长(组织本小组的活动,确保按时完成任务)、激励者(激励本组成员都能参与到活动中),记录者(负责记录讨论结果)检查者(检查组员的完成情况)。这是几种常见的分工,还有汇报者、协调者等。这些角色应轮流担仍,不能一层不变。
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阶段。
(一)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阶段。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阶段,是指学生学习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分工合作的阶段,这一阶段还不能完全称之为小组合作学习。这是比较困难的阶段,因为学生刚接触到这一形式,一时难以适应,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耐心合理地指导。
在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布置好了任务,学生也围坐在了一起,可是学生们却不说话,面面相觑,很是尴尬。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老师提出的合作任务过难,学生无法完成;一是学生刚接触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形式,还不知道如何讨论。对于上述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开始合作任务要简单一些。例如一开始可以让学生合作学习生字,老师可以给出合作计划,等学生熟练后,可以结合本小组的特点,自己制定合作计划 。
学生字合作学习计划举例:
(1)互相检查生字认读;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书写生字,组长检查; (4)听写、默写生字,交流检查,讨论出错的原因。
等到学生适应了这种学习方式后,教师逐步增减任务的挑战性,合作的深广度。
2、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习小组中。教师不能布置了学习任务后在那儿等结果,应及时指导学生。对活动开展顺利的小组及时表扬,并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任务不清的小组教师要反复说明,知道如何进行;对不愿合作的小组要耐心劝导,帮助鼓励。对于那些不愿参与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先和老师合作,鼓励他们,激起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体会到合作的愉快,再让他们试着与同学合作。
(二)尝试小组合作学习阶段。
尝试小组学习阶段是指在学生基本了解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后,进行初步的分工合作。这时期的任务可以以研读课文内容为主,让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中等难度的任务。比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可以将“为什么称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作为合作研究的专题。这个时候的小组合作,每个组员之间要有明
确的分工,组长组织大家展开讨论,记录者能记下组员发言的主要内容。这时教师更多是去聆听、观察学生的合作情况,注意每位同学是不是都参与了,特别是一些“较差”的学生。
(三)自主小组合作学习阶段。
这一阶段是指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能够独立完成具有一定难度,带有一些综合性的合作任务。当老师布置好任务后,各小组自主地去完成任务。比如《凡卡》一文中四次写到了狗,可以让学生合作研读“作者为什么多次写到狗,这些都有什么区别,有什么不同的寓意吗?”这个问题的范围较广,问题的角度也很特殊,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但要在课堂的短时间内完成,就需要小组成员的合作分工,将任务分解成子任务才行。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小组学习与集体教学。
小组合作只是一种学习形式,它不能代替集体教学的,课堂上还是应以集体教学为主。一堂课上学生合作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 20 分钟,合作次数不可太多,太频繁。
(二)小组学习与独立学习。
不少教师在一提出学习任务就让学生展开讨论,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初步的认识,怎么去讨论。所以在小组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防止有“搭便车”的行为。
(三)要给予合适的讨论时间。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前,要对小组学习的时间作一个大致的估算,做到心中有数。小组合作时,教师要参与到学习小组的讨论之中,随时把握各组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机智,调整学习时间,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合作效果。
(四)要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形成交往技能 。
组员之间要有分工合作,不能只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简单的讨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要让学生在合作中对问题形成一个较统一的认识,不是“我认为……”而是“我们认为……”。
(五)注重良好合作习惯的培养。
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即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不随便打断别人谈话。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懂的发现别人的优点,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往往喜欢指责别人的缺点,很少肯定别人。让学生在交流时有礼貌,能使用文明用语。教师可根据实际制定一些合作规则,如:
第一、听取别人发言,要认真聆听,不随便打断别人。
第二、提建议,讲究礼貌,语气委婉。
第三、发表见解,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第四、不懂,多向别人请教,为了别人答疑要耐心、谦虚。
第五、讨论,不大声喧哗,不妨碍其他同学。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解读(小学语文)》 2、《人民教育》